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社会体育专业建设规划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0-11-02 [来源]: [浏览次数]:

一、专业现状

1.社会体育专业目前国内现状

1993年天津bat365在线平台试点开设社会体育专业,随后社会体育专业如同雨后春笋在其他bat365在线平台校系纷纷开办,社会体育专业的出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

表1 我国高校社会体育设置变化情况

专业

1994年

1999年

2003年

2005年

2009年

本科

0

11

68

143

178

专科

1

6

10

25

34

合计

1

17

78

168

212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建设大全》(1994版)、(1999版)、(2003版)(2005版)和教育部招生阳光信息平台2009年公布的数据,部分文献资料及各校网站资料

以上数据说明社会体育专业发展迎合了社会对社会体育人才的需求,世纪之交,随着我国经济高速稳定发展,我国的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方兴未艾,社会体育得到蓬勃发展。

表2 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省(市、自治区)分布情况(2009年)

地区

华北22+7

东北18+5

华东48+8

华南54+9

西南24+5

西北12+0

省、州

本科社体

3

2

6

6

8

8

6

4

3

11

7

5

3

10

9

11

8

16

11

7

1

2

12

3

6

1

7

1

0

1

3

178

专科社体

1

0

4

1

1

3

0

2

1

1

0

1

1

4

0

1

1

2

2

3

0

0

1

1

2

1

0

0

0

0

0

34

合计

4

2

10

4

9

11

6

6

4

12

7

6

4

14

9

12

9

18

13

10

1

2

13

3

8

2

7

1

0

1

3

212

注:数据来源于教育部阳光招生信息平台2009年公布的数据,独立学院单列

从表2可以看出社会体育专业的地域分布除青海外其他省(市、自治区)均有分布,但社会体育专业发展不均衡现象严重,尽管大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开设社会体育专业较少,数据表明社会体育专业设置的多寡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度不强。

有学者对全国57所学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计划进行对照,发现在培养目标表述上,主干学科、主要课程的选择上与《专业目录》完全相同或几乎完全相同的有38所,占总数的67%,实际上是变相的体育教育专业。

2.我司体育系社会体育专业现状

我司社会体育专业2006年开始招生,已有三届毕业生。”十一五”期间从团队到教学条件有长足发展,团队不断壮大,核心课程专任教师由原来五名增加到七人,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比例在40%以上;教学条件明显得到改善,体育系与2011年4月份搬至十堰主校区,新建两个健美操实训室,以及标准塑胶田径场和多个篮排球场,体育馆正在凑建中;招生规模平稳发展,招生质量逐年提高;随着搬入十堰主校区,校企合作有了实质性突破,由以往跑市场找实训基地,变成企业主动联系体育系,纷纷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成为我系实训基地。

在专业设置上,办学目标定位准确,以培养实用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课程设置紧跟市场,办学之初的指导思想符合高职办学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宗旨。打破原有本科社体专业课程体系,以健美操和体育舞蹈(拉丁)为主干课程,就业定位在俱乐部健身教练和体育产业领域,毕业生就业率80%以上,其中对口就业率在50%,毕业生的高素质得到用人单位好评。

二、 制定社会体育专业“十二五”建设与人才培养规划的背景和依据

1、 “十一五”期间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成绩

(1)体育系社会体育专业创办

经筹办于2006体育系社会体育专业正式招生。

(2)团队方面建设

A教师培训

分别派专业教师王学农、张安红、郑德梅参加专业培训,其中两人获得健美操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级资格。

B人才引进

引进专职教师一名。

(3)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A办学方向明确

B培养目标定位准确

C06和08版方案修订

(4)员工获得主要成绩

多次获得省级比赛好成绩。2009年11月在湖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高校阳光体育健美操比赛中获得三人操第四名、六人健身健美操第五名。2010年11月在湖北省第十届老员工运动会健美操∕艺术体操比赛,荣获高职高专组1个第二名、3个第四名。2010年湖北高校老员工预防艾滋病宣传志愿者演讲比赛在湖北科教大厦隆重举行,我系员工张楠楠荣获一等奖。 2010年 1月在云南大学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员工体育舞蹈锦标赛暨CDSA中国全明星运动舞蹈大赛上我系同学获得一个第六名,两个第七名。2011年10在十堰市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体育舞蹈比赛中获团体舞第一名。

2、社会体育专业“十二五”期间面临的机遇挑战

(1)、“十二五”时期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变化分析

A外部发展条件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将继续高速发展,能有效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速度与规模。一方面,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将更加关注自身健康,我国体育人口将继续增多;另一方面,国家继续深入推行《全民健身指导纲要》,社会各阶层将开办更多的体育俱乐部等体育产业,社会体育产业将面临巨大发展机遇,届时,将需要大量掌握社会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B内在培养模式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国内的体育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类型不断改变,各种先进的国外的先进体育健身理论与等级制度的引进也大幅促进了社会体育专业的科学发展。这些变化均要求社会体育专业不断根据新环境更新其培养内容和模式。

(2)新时期的环境变化对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A物质基础

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为社会体育专业提供了必要的人力、物力等资源。

B人文环境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贯彻实施和国外各种先进健身理念的影响,增大我国体育人口数量,整个社会形成了良好的体育健身氛围。为社会体育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

(3)新时期的环境变化对社会体育专业发展带来的挑战

A科学的培养模式

目前多数bat365在线平台校的社会体育专业均参照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缺乏自身特色,并没有体现和发挥出其专业特色,也没有明确区分出两个专业培养人才的差异性。目前高校对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较多的是以培养“管理型”、“经营型”等人才为主,与社会对社会体育人才的需求脱节,导致毕业生改行易业现象较为严重。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技能指导型”社会体育专门人才。因此,在新时期环境变化的同时,也要求社会体育专业明确人才培养定位,更新期培养模式,使其更具科学化,体现出自身特色。

B合理的课程结构

社会体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开设门类多样的术科课程,使员工掌握至少两门术科项目技能以及具备该项目在群众体育活动中的组织与指导能力,改变目前该专业偏重学科、忽视术科的课程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C良好的就业指导

未来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为社会体育专门人才提供了潜在的就业市场。另外,全民健身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也增加了该方面的专门人才的需求。因此,社会体育专业应立足市场,充分对毕业员工做好就业指导,让其充分了解其未来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及要求。

三、 社会体育专业“十二五”建设、人才培养建设思路与建设目标

1、建设思路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国家“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需要以及《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的规划方向,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突出专业特色。以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核心,以专业基本建设为基础,以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专业建设,实现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社会体育专业的建设与发展的思路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区域体育经济发展需要调整专业方向;培养从事体育健身和体育产业第一线工作的高技能人才为专业培养目标,充分体现高职高专的教育特色;以基本素质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实践教学强调岗位实际工作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职业岗位操作技能的严格训练;强调校企合作的办学途径,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不同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课堂教学和顶岗实践的有机结合使毕业生的部分岗位适应期缩短为零;下大力气培养“双师型”教师来满足校企合作教育和培养应用性高等职业人才的需要;建立适应高职高专教育特点的育人环境和素质培养体系。

2、建设目标

(1)“双师”型团队建设目标

在“十二五”期间,鼓励支持年轻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参加行业认证并获取国家级行业资格认证;

轮流派专业教师下企业一线兼职锻炼。

(2)科研建设目标

加强专业教师科研意识,以团队合作形式开展科研活动,争取“十二五”期间完成一项省级课题。

(3)课程建设目标

加强课程质量管理,“十二五”中期争取健美操、体育舞蹈两门课建成校级精品课,“十二五”末争取其中一门建成省级精品课。

(4)监控目标

A课程质量监控体系目标:建立健全的教师课程质量互评体系;建立员工评教师课程质量体系;

B跟踪毕业生就业体系目标:加强建设与毕业生沟通体系。

四、 社会体育专业“十二五”建设与人才培养建设具体措施

(一)、专业建设措施

争取学校经费投入,用于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与校企合作单位协商派教师到企业一线兼职锻炼;每学期末探讨下学期专业主干课内容,每一学年 谈论和修改人才培养计划

教研室教研活动时加强宣传科研的重要性,讨论学科发展情况;积极鼓励申报校级科研项目。

教研室定期组织专职教师进行教研活动,探讨教学经验,组织随机听课制度。

教研室每学期进行期中和期末员工评教师活动。

(二)、人才培养措施

1、培养模式

本专业采用工学结合的“1+1+0.5+0.5”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学年在校学习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第二学年在校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其中下学期在校外实训基地见习一周;第三学年上学期实行半工半读制度,下学期进行定岗实习。通过在校学习技能,结合实训基地见习和实习以及顶岗实习,注重员工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

2、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湖北省及沿海地区培养具备社区健身、健身俱乐部、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和初级中学体育教师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服务体育健身、体育舞蹈培训机构,以及初级体育教学类企事业,从事体育健身指导、体育教学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人才规格

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备以下专业知识:

● 具备运动解剖、运动生理以及体育保健知识;

● 具备体育心理、运动训练和运动营养知识;

● 具备体育管理知识、常见运动项目基本技术和竞赛规则知识;

● 具备健美操和体育舞蹈基本技术和理论知识;

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备以下能力:

● 具备体育健身指导能力

● 具有从事基层体育管理的能力;

● 具备体育教学能力

● 具有体育舞蹈和健美操竞赛的组织与编排能力;

● 具有体育舞蹈和健美操竞赛的裁判能力;

● 具备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应急处理能力

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通过的认证考试:

● 掌握大学体育英语基础知识,通过普通高校专科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 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通过国家计算机一级认证考试;

● 通过社会体育指导员二级认证考试。

五、 实施步骤

1、“十二五”初期(2011-2012)

进行市场调研,制定2011版人才培养方案。组织专任教师学习新版人才培养方案,面对2011届新生实施;

安排年轻教师参加培训学习;

启动校级科研项目工作;

做好校级精品课前期准备工作。

2、“十二五”中期(2013-2014)

优化2011版人才培养方案;

安排年轻教师参加培训学习;

完成校级科研项目立项一项以上,启动省厅科研项目前期工作;

健美操和体育舞蹈课通过校级精品课评审,启动省级精品课工作;

3、“十二五”末(2015)

争取省级科研项目立项;

争取健美操和体育舞蹈其中一门课通过省级精品课评选。